7月5日,学院迎来了为期四天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通过评估,将进一步明确办学思路,找出差距,提升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促进育人工作迈上新台阶。
出席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汇报会的有:市教委高教处处长田蔚风、高教处副处长许涛、高教处副处级调研员徐国良、上海市教育评估院副院长李耀刚教授、教育评估院高教评估所所长胡莹、评估组专家巫向前教授、董大奎教授、胡寿根教授、许宝元教授、卓丽环教授、陈锡宝教授、杨林根教授、范露露(秘书)、徐一新(观察员)和学院党政领导及全体中层干部。
汇报会由市教委高教处副处长许涛主持。他扼要地阐述了评估的意义和评估对引导学院加大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
仪电控股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陈晓峰致欢迎辞。他对各位领导、专家冒着酷暑来学院进行评估检查表示由衷感谢和热烈欢迎。他说,目前仪电控股正在实施“三三”新战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立足主营业务,推动制造业发展。仪电控股新战略的实施,迫切需要大量的电子信息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蒋耀董事长对学院如何围绕新战略,提出了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把学院建成仪电控股职工培训基地和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的要求。仪电控股将从组织、资金等方面继续支持学院发展。期盼各位领导、专家来为学院把脉,为优化和完善学院建设开出有针对性方子,促进学院持续发展,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仪电控股的新战略作出新的贡献。
高教处处长田蔚风代表市教委副主任印杰向仪电控股和学院表示感谢。她说,学院的中德职教合作时间长,合作领域宽,是上海高职教育国际化的一个很好的典范,希望学院在中外合作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她对学院成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以及最近在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获得一等奖表示祝贺,并感谢学院对上海职业教育作出的贡献。
评估专家组组长巫向前教授结合《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谈了这次评估的意义。他说,受市教委的委托,在市教育评估院的组织下,专家组一行七人将对学院进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这次评估工作和第一轮评估有较大区别。首先,这次评估以服务为主题,以学生、教师和学校得益为主旨,以诊断促进发展为目标。特别是诊断,专家组不是来挑毛病,而是与学院一起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分析问题,变“要我评”为“我要评”。其次,这次评估是采用数据平台分析和现场考察相结合的方式。以动态的数据平台为依据,以深度访谈为主体,研究学校的困难和困惑,找出原因,提出办法。这次评估每个专家都会确定三至五名深度访谈对象,希望得到学院全体教职员工的支持,实事求是地反映学校发展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第三,评估要展现新的风貌。评估不仅要看数据指标,更要看学校发展内涵,要评静态,更要评动态,要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方针。专家组将通过听取自评报告、巡视教学过程、深度访谈、专业剖析、走访实习实训场所、查阅资料等形式开展评估。希望通过评估,能对学院的新一轮发展有所帮助。巫教授还特别代表专家组向仪电控股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巫教授的讲话高屋建瓴,言简意赅,使学院的与会人员对评估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院长杨秀英代表学院作了题为《深化改革 科学发展--建设优势突出、有效带动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自评报告。报告分三个部分:自评总结、问题分析、对策措施。首先,报告从学院概况、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五个方面对学院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回顾总结。其次,报告从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化与落实,师资队伍建设及专业带头人队伍欠完善、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有待提高、企业兼职教师授课比例偏低、技术服务能力有待提升与机制完善,办学经费筹措渠道有待拓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问题分析”。第三,报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措施”,即要不断深化改革,持续发展,不断推进管理制度建设。要完善机制营造氛围,要建立动态适应机制和合理运作经费保障。报告最后提出要创新校企合作办学体制,完善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在体制机制的保障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把学院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有效带动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
本次评估的专家组可谓阵容豪华,都是职业教育的知名专家,他们的真知灼见必将对学院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会后,教委领导、评估专家组和学院党政领导合影留念。(评建办)